寺院介绍

    about.png石佛公即灵远宫,为闽西宗教圣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风景区内,建于龙岩八大景之一“九侯叠嶂”间,是新罗区著名的朝拜圣地、旅游圣地。
              石佛公“定力无比感招有情,光照社稷庇佑百姓”,300多年以来,因此求拜者络绎不绝......

    查看详情 >>

    石佛公历史

    1.jpg

        石佛庙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名曰:“灵远宫”。它背靠龙岩八景之一“九侯叠嶂”的九侯山半山腰中,宫的对面是龙岩的最高峰岩顶山。这里壁立千仞群峰起伏,那著名的“王府点兵”山稳约可见,宫底下涧深万丈,俯看碧绿色的涧水,随着山势弯曲...

    查看详情 >>

    石佛公
石佛公的文化定位与信仰考证
Date:2017/10/23 浏览人数:10612

    【摘要】石佛公的文化定位和信仰,历来众说不一,难圆其说。随着石佛公知名度的不断上升,滤清石佛公信仰的基础与源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地理位置、身世探索、文化定位、与定光古佛的区别以及石佛公信仰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阐释。
    【关键词】石佛公  文化定位  信仰考证
    镇位于福建省龙岩中心城市的西北方,被称为龙岩的后花园。这里风光旖旎,文化积淀深厚。该镇有一座被誉为“九侯叠嶂”的历史名山九侯山,山腰上一座灵远宫,拜祀的主神石佛公久负盛名,终年游客如织,若逢节假日则大小汽车摩托车组成的车队蜿蜒盘旋,从山脚下直到山腰,十分壮观,香火鼎盛得不可思议。但是,石佛公究竟是道还是佛?它的文化定位是什么?它与定光古佛究竟有什么关联?石佛公信仰有何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些疑问与事象,作一些粗浅的探究并阐释。


00.jpg   

 

 

     一、石佛公身世探索
    石佛公是何方神圣?究竟是道还是佛?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难圆其说。石佛公是被供奉在九侯山半山腰的灵远宫中的主神。九侯山是历史名山,被誉为“九侯叠嶂”,是龙岩城区的屏障。翻开《龙岩县志》,古老的龙岩县地形图.清楚地标着九侯山的地理位置。清乾隆三年《龙岩州志·古迹志》在记述“筋山庙”时转引《一统志》称:“唐武德中,有群盗啸聚于九侯山,谋为乱。俄而雷震,诸盗堰仆,筋脉拘挛遂就擒,故名曰筋山。祀允义侯陈大忠。”⑴这段文字说明,当时九侯山正是戍土者与“蛮獠”拉锯争夺的地域,也说明九侯山实际上是汉人进入闽西早的区域之一。进入闽西的汉人,生活颠沛流离,生存环境恶劣,在连续而艰苦开拓山区的同时,还要与当地土著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因此需要从非凡的超自然神抵中汲取精神支持,于是形成了九侯山神——石佛公信仰。乾隆《龙岩州志·人物志下》曾经提及南宋郭炫郭炼“少有奇行,尝游九侯山,遇异人,授以通行变幻之术。”说明历史上九侯山就是神山圣地,早就有仙家“异人”在此收徒授功了。清乾隆《龙岩州志》(第219页)“典礼志·九侯山”载称:“新任官未下车,十里外遥祭,祝文云:维神灵钟艮德,不可测度,悼彼山川,壮兹城郭,赖尔灵源,相予吏治,政兴务举,庶绩丕著。”⑵大革命时期被叫着“红军子”的斜背人陈月照熟知岩西北各地庙宇神灵,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讲过九侯山有三尊神主:九侯天尊、陈真祖师、路遇仙师。因此,自古以来,九侯山被龙岩官民尊为后龙神山。如今石公庙之所以香火兴盛,人们礼拜不已,是有历史渊源的。我们认为,石佛公其实就是九侯山的神灵,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守护一方的保护神。
    二、石佛公与定光古佛的区别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人以江村晓的笔名撰文《九侯山石佛》发表在《龙岩文史资料》(第21期119页),将灵远宫主神定名为“石佛公”,并推断石公为定光佛。之后,关于石佛公就是定光古佛的论断层出不穷,似乎早成定论。归纳如下五个方面论断:第一,石公的生日在正月初六,这一天正好是定光古佛郑自严高僧圆寂之日;第二,信仰定光古佛本来就是宋代以来闽西盛行的一种风习,也正因为如此,灵远宫的始建不早于宋代,而是明崇祯八年(1635);第三,求拜祈祷者之所以多为新婚求子和司机求安,那是因为传说中定光古佛的六大善举,“祷雨救旱”和“活泉止水”在现代基本被先进科技所解决,“驯服野兽”则现代南方连凶猛的老虎都濒临灭绝要环保了,“避免战祸”则和平与发展时代一般不用太操心,所以,唯有“赐嗣送子”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被看得还很重,而“治河护航”是指交通安全,以舟楫航运为主的交通方式在山区虽已一去不复返,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汽车,这便难免会被一些司机重视了。第四,神龛两边有一幅对联悬挂左右:“定力无比感招有情,光照社稷庇护百姓”,说明石佛公就是定光古佛。第五,定光佛在宋代就有“石佛”的别称,如收入黄庭坚《山谷集》的苏轼长诗《定光石佛赞》及其开头即谓“定光石佛,不显其光……”,据说武平岩前镇狮岩有石佛宇庙。⑶其实石佛公的生日是在正月初十,并不在正月初六。正月初六只是灵远宫每年二次共计六天庙祭活动中的一天,老一辈人至今还记得过去正月初十要拜石福公的习俗。⑷至于灵远宫究竟是什么时候建的?《寻根览胜闽西缘》所说“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也有人说,灵远宫建筑时间明崇祯八年(1635),其实这些都没有历史依据,无从考证,倒是《闽西族群发展史》第339页有一段:“九侯山麓曾是文天样屯兵驻扎之所…汀州府的石公与九侯山的石公,均建于宋以前,当即为文天祥及宋《太平寰宇记》、宋濂《赣州圣济庙碑》所述的石公,实际上也是汉人进入闽西早的明证。”⑸因此,灵远宫建宫早时间应该是在宋代或宋以前。说石佛公主要是保佑新婚求子和司机求安,与传说中定光古佛的六大善举相契合的,未免太过牵强。上文已经阐述了,石福公是被视为一方保护神,“新任官员未下车,十里外遥祭”,这又何止是求子与求安呢?县志中谈到的新官遥祭的地方是在村美村前粢饽崙山顶,这种祭拜方式在定光佛中并不存在。至于神龛两边有一幅对联悬挂左右:“定力无比感招有情,光照社稷庇护百姓”。其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龙岩二中的一位美术老师写的。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历史上留下的诗词楹联非常棒,如郭公庙的对联:“国士无双同笏同袍双国士  忠臣不二难兄难弟二忠臣”,严格谨守对偶平仄,而这幅对联的撰写者连起码的平仄都不懂,既不成对也不成联,绝非前人所留或他地所引。定光佛在宋代就有石佛公的别称一说,未见出处,既称“公”而用“佛”字为名,令人不解。石公称为“福公”的,因神像是石头刻成,又称为“石福公”。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灵远宫,请人书写神像名讳,龙岩方言“福”“佛”谐音相同,提笔人未加深究,写成“石佛公”,从此“石福公”才成为“石佛公”。⑹群众现在还叫石福公,而不叫石佛公。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几点可见石佛公与定光古佛的区别:第一,定光古佛是客家地区一带民众信仰的大佛之一,为何来到九侯山,没有历史移徙的根源,宫主刘清香说,从没有去武平岩前分过香火,石公信仰已有八百多年;第二,定光佛主要的善举有“祷雨救早”和“活泉止水”,都离不开水,但是九侯山只依山不傍水,并不符合定光圣灵择寺要理;第三,石佛公依托九侯山,是九侯山神灵,也是载入史志的大神,历史上是龙岩州人民的保护神,定光古佛是赣南、长汀、武平、上杭一带民众信仰的大佛,从现存神像看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不管是神相还是神态都多有不同;第四,佛教的庙一般叫寺、庵、堂、院,道教的庙一般叫宫、观;石佛公30支的签文是附近村里姓张的落第秀才撰写的;第五,石佛公是承袭道教规制的民间信仰,因此叫“灵远宫”,可以吃荤,杀鸡宰羊上供。很多地方神都是可以吃荤的,比如郭公,妈祖等等。而据许多资料记载,定光大师是五代末、宋初的高僧,俗名郑自严,十一岁时出家,十七岁封禅,在宋太宗淳化年间圆寂,享寿八十二。定光佛生前是成名高僧,应该是吃素的,与石佛公吃荤的规制不同。第六,灵远宫的石公还有神配夫人,妈神收留在铜砵村郭奕烈家厝,现在已移到灵远宫。石公、石妈的信仰,体现了民众神化的朴素思想,是九侯神衹信仰的一大特点,与定光佛完全不同。由此可见,石佛公并不是定光佛,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实,定光佛曾经到过,但不是到九侯山,而是村美的永安寺。宋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文信国公由汀州移屯龙岩,在东阳山山麓(镇村美村)驻军,整饬兵马,临行,把军中老、弱、病、残兵士,留下驻守,以待天时,并在崖壁题诗云:“怪石岩岩耸是窝,当朝宰相此经过;马蹄踏破归来晚,万古流传永不磨。”留守军士们开山造田,设堂拜佛,自食其力,其中一部分后来落发为僧,为遵丞相钧命,名此地为永安岩,设丙安堂(现永安寺)供奉的正神,即是定光佛,依据如下:其一,定光佛是赣南、长汀、武平、上杭一带民众信仰的大佛之一,香火传入,与文天祥率兵抗元,“由汀州移屯龙岩”路线一致,文天祥到过的地方,比如白沙,也曾经有定光佛,其吴姓始祖振石公就是文天祥当年部将。因此定光佛可能是文天祥留守永安岩的军士所祀,与历史时势相承相接;其二,永安寺背靠奇岩怪石耸立的东阳山,面临滔滔不息的村美河,符合定光圣灵所决定的择寺要理,更何况永安岩有天然虎形奇石,可谓天缘巧合;第三,永安寺的白脸、黑脸二尊定光伏虎佛像,处于同一佛理。虽然定光佛随着近年重建的永安寺(前身丙安堂)而退出信仰的舞台,堂上改祀送子观音,但是送子观音龛下仍压住40公分长的类似虎尾纹的石头。第四,村美村在解放前夕还一直保留着迎佛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和四月二十七日都抬出定光、伏虎二神像,还有圣旨牌到四村巡迎,当地傅炳芳、傅石荣等老人在解放前夕还亲自抬过圣旨牌和定光伏虎佛。当地七八十岁以上村民人人都能讲述当年迎定光佛的盛况。
    三、石佛公信仰的现实意义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石佛公信仰属于民间自发的有神论信仰,它的香火鼎盛自有渊源。随着石佛公知名度的不断上升,求拜神灵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因此,滤清石佛公信仰的基础与源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正本清源,在探究了石佛公的来历之后,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和发扬石佛公信仰,把握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扬石佛公信仰有利于体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龙岩文化有其独特民俗风彩,保护和传承好民间信仰,还原其历史的真实,不仅是族群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关注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进程越来越迅猛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好自身文化的特点,才能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题旨应有之义。
    2、发扬石佛公信仰有利于联络乡情推进发展。石佛公信仰是民族心理稳定的反映。石佛公的出现反映了民众朴素的理想与希望。尊重石佛公信仰就是尊重龙岩人民的共同理想,理想通过朝圣、香火而表达出来,是一种心理寄托的桥梁。如对妈祖的信仰与朝拜,沟通海内外华人的感情。所以尊重石佛公信仰,有利于团结民众,沟通乡情,联络海外乡亲,为推进龙岩发展作出贡献。
    3、发扬石佛公信仰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信仰从本质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神论信仰,另一类是无神论信仰。有神论信仰者,相信宇宙中的一切是神灵所主宰,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因果循环,靠内心的善恶道德法庭约束自己,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不能由后人随意改定。
    4、发扬石佛公信仰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旅游行业中有句话,叫做:“在西方主要看教堂,在东方主要看庙堂”。石佛公信仰既是地方民俗的一种反映,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反映,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乃至龙岩风土人情的重要内容,使旅游业更具吸引力。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借助于石佛公信仰,将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加以开发,使旅游更具文化影响力和景观美誉度。
    参考文献:
    ⑴郭启熹《龙岩史海钩沉》[m]第62页  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
    ⑵清乾隆《龙岩州志》    第219页
    ⑶吴福文《传扬古佛信仰的典范载体——闽西四座代表性定光寺庙的人文分析》[C]《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6月   97-98
    ⑷吴俊宏《石福公——九侯之神》[J] 《风物志》119—121
    ⑸郭启熹《闽西族群发展史》[m]  第339页  福建教育出版社
    ⑹《风物志》第120页
    ⑺吴俊宏 傅奎星《永安寺本源辨析》《文讯》第八期

 

 

上一篇:石公颂

版权所有:石佛公   

闽ICP备20006757号
石佛公|石佛公景区|石佛公文化|石佛公电话|石佛公地址|石佛公解签|江山石佛公|龙岩江山石佛公